歡迎路姆西,不可肯撚定

歡迎路姆西,不可肯撚定

在下星期六得聞到Lufsig路姆西的大名,星期日路過,買了一隻。無他的,這意外譯名太諧趣了。此後兩日,路姆西洗版,「西不可擋」。潮流來得急,也厭得快,有人繼續追捧,有人道出它作為抗爭工具的低能。Lufsig爆紅,主要是因為其諧音抵死,無論社運好,不社運好,很多人捨得也會花數十元買個 gag,反正隻公仔都幾得意,無所謂啦。所以,撇開它是所謂的社運工具,它本身也必定會爆紅。很多人都喜歡這種小學雞式的爛gag。「喂,我送你路姆西」、「我玩路姆西」、「我們一齊互丟路姆西」……這公仔是「粗口實體化」,而且包裝可愛,大家都借頭借路講粗口。情況就好似依家週時都有人「講呢尐」,其實唔講個「屌」字,大家是明白的。用不講粗口的方式來講粗口,這種對禁忌的挑戰,從來都為最識走精面的香港人所愛。

就在路姆西仍然火熱的時候,昨晚又爆出另一件事。鍾樹根議員在now新聞台節目上口快快,講了「肯撚定」。此事旋即被炒熱,cap片啦,投訴啦咁。議員講粗口,本來好平常。老老實實,有邊個會天真到以為議員唔可以講粗口?鍾樹根Treegun叔講粗口,更加係入形入格,完全無違和感。只是,他逾越了一條界線—他在電視節目上講粗口。粗口這禁忌,從來都係「寧俾人知莫俾人見」的。你平時爛口,大家明白,亦可以接受。但一上到鏡呢,就點都唔可以講。一上電視講粗口,就係教壞細路。




話又分兩頭說,大凡議員,一犯「講粗口」的忌諱,必被攻擊。毓民長毛如是,Treegun如是。我關心的是雙重標準問題。當日毓民在議事堂上叫「不該」,有人上綱上線,話他教壞細路,當日的同路人紛紛指出事實並非如此。今日,Treegun是敵人的時候,我們用同一理由(教壞細路)投訴他,豈不是雙重標準?我絕對討厭Treegun叔,但我想,用投訴他講粗口來攻擊?太小學雞,兼且有雙重標準之嫌,有欠正直。Treegun叔教壞人的地方,豈只片言隻語?他選到入立法會,本身就教壞咗細路啦,更不說他一直以來的奇趣言論了。民建聯最無恥,最教壞人的地方,不是粗口,而且他們選舉時的陰招,在議事堂上的劣質言論,凡事不問是非保皇……

我要拿「路姆西」和「肯撚定」一齊講,就係要指出,香港人的標準很怪異。接受到極其侮辱女性、不孝的「路姆西」,但卻要投訴加強語氣的「肯撚定」。其實,要用路姆西來講粗口,本身已經是一種壓抑,而這種壓抑,在投訴鍾樹根的事件上,顯得完全。當我們要對付敵人(689)的時候,幾長幾臭的粗口都用得;但當敵人(Treegun)講粗口的時候,我們要投訴?這種雙重標準,很肉酸。不過講到底,我再講白尐,玩粗口諧音,但係又投訴人講粗口,真係一件好小學雞的事。最後,我想起了我早前寫過的一條facebook status:

有人把一個講粗口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耶穌說,你們誰沒講過粗口,就可以用粗口罵她。法利賽人心裡想「__!講呢尐!」然後一個一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