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為普選落閘 泛民表態一致否決

人大為普選落閘 泛民表態一致否決



傳了好幾日的2017高門檻行政長官選舉框架,今日(8月31日)正式獲170名人大常委全票通過,正式完成「政改五部曲」的第二部。決議內容與早前傳聞一致,包括提名委員會由1,200人組成,獲過半數提委支持方可出閘,候選人數定為二至三人,如未能通過方案,則會沿用2012年選舉方法。

全國人大常委今日下午進行表決,通過香港行政長官普選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決定並沒有特別提及2017年,只說是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決定內容有五點:

1)從2017年開始,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可以由普選產生。

2)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時:

(1)須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委會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而規定。
(2)提委會提名二至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每名候選人均須獲半數提委支持方可出閘。
(3)香港合資格選民均有行政長官選舉權。
(4)行政長官人選經普選產生後,由中央任命。

3)行政長官「普選」須通過修改《基本法》附件一進行,經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議員通過。

4)如政改未獲通過,將沿用上一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即沿地踏步。

5)2016年立法會將按照現行規定不作修改。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今次是維護廣大市民和投資者利益的決定,又指常委會的決定旨在澄清偏離《基本法》的錯誤認識。對於有國際標準問題,李飛認為這要求是混亂及似是而非,他表示現時提出的人士,都未能提供有關國際標準的確切定義。

對於人大常委規定,泛民隨即召開記招,飯盒會召集人馮檢基稱人大已經抹殺真普選,是一個有篩選的制度,故23名泛民議員會一致否決議案。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認為北京政府失信於港人、全國及國際社會,現在則是滿口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