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今日(7月2日)公布「粵車南下」的政策方向。
機管局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是「粵車南下」的其中一部分,提供入境前的「泊車轉機」安排;而經大橋入境市區部分,粵港雙方將力爭提前於今年11月同步實施,讓內地居民申請。使用口岸停車場的預約程序相對簡單,而入境市區的粵車則需進行驗車等程序,所以預計粵車會先開始使用口岸停車場,亦可在今年內入境市區。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港車北上」自2023年7月成功推出,越來越受香港市民歡迎。「粵車南下」是與「港車北上」的互惠安排,合資格的廣東單牌私家車可透過創新簡便的途徑申請使用大橋赴港,便利兩地市民互訪,實現雙向奔赴的期盼;既吸引不同類型的旅客群,也便利在粵的家鄉親友和生意夥伴來訪,推動人文交流,讓香港百業受惠,促進大灣區融合。
「港車北上」至今已有超過10萬港車參加,即平均每5架車便有1架參與;而大橋使用量亦屢創新高,今年5月的雙向車流量達45萬車次,即每日平均約15000車次,比「港車北上」實施前上升約170%;其中按「港車北上」出行的車輛佔大橋雙向車流約四成,即每日平均約6000車次。
「粵車南下」方面,機管局的轉機停車場有1800個泊車位,機管局已構建預約系統,這安排將可進一步吸引內地居民經香港國際機場轉機,充分體現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入境市區則會以小規模的每日100個預約名額開展,以期測試系統和程序安排,當局稱會密切監察運作情況,考慮口岸和附近道路交通、用家適應情況、社會反應等,以穩健可控方式推進,即以「小步快走」方法先累積實施經驗,再增加名額。機管局也同時推展大橋口岸訪港停車場,讓內地居民「泊車轉乘」,到訪機場島上的設施,繼而全港不同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