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充斥各式各樣的小眾趣味,各式邪典研究、偏鋒題材、立場偏鋒、粗口橫飛。
小眾品味,成就了特色,令怪雞作品異軍突起,吸引了一群小眾支持者。
小眾媒體發展愈來愈蓬勃,發展到一個階段,就會遇到一個樽頸:如何繼續發展?由小眾走向大眾?
這時候,很多新媒體都會掉進一個陷阱:走向大眾化!
每當新媒體開始走向大眾化之路,同時也是走向沒落之路。
新媒體開始迎合大眾品味,讓自己可以面向更廣闊的受眾群,讓自己的內容變得更加包羅萬有、老少咸宜。
然而,這種做法,往往使本來小眾怪雞的媒體,變得失去特色,令一直追隨他們的支持者覺得這個平台變得沒趣了。
可是,當新媒體走向大眾化,又是否能夠吸引到主流受眾? 結果往往強差人意。
於是,這種走向大眾化的轉型,通常帶來一個後果:原有的小眾支持者,流失了;想要爭取的主流受眾,卻不鳥你!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沒有看清一個現實:主流的定義已經改變,所謂的大眾品味,那種包羅萬有、老少咸宜的取態,在今天的觀眾看來,毫無個性,而且沉悶乏味。
很多人都誤解了一件事,所謂大眾化品味,已經過時了!主流,只是一種結果,不是一種品味。
今時今日,所謂的主流品味,或者大眾品味,已經不再存在,你無法以同一套東西,來取悅大多數的人。
不同的觀眾,須以不同的品味取態,以標明自己的身份與地位。
大眾化,今天,已經是「平庸」的代名詞。
新媒體發展到某個階段,轉向追求大眾化,結果往往是變得平庸。
主流媒體,仍然以大眾品味來吸引受眾,其實是依賴過去受眾的慣性接受,但這個族群正在逐步減少。
新媒體如果沒看清趨勢,跑去跟主流媒體,追逐那一塊正在逐漸消失的平庸巿場,可謂自尋末路。
(原文刊於第十八期《熱血時報》,於2014年4月27日免費派發。 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