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洋達星期日參與MMA比賽,本來沒甚麼公共性;但既然FB就是自己的地方,所以我也談談:
香港朋友對MMA的認識可能不深。MMA全名是Mixed Martial Arts;與一些對MMA不以為然的人的偏見不同,MMA不是亂打一通。許多職業MMA選手(如UFC的運動員)其實均是幾項武術的專家。MMA不過是讓他們可以不拘一格地,同時使用自己所懂得的各種武術,進行格鬥而已。
MMA的難,可以從美國中量級拳王Bernard Hopkins的一次電台訪問中得知。被主持人Jim Rome問到他,如與MMA選手交手,勝負會如何時,Hopkins直言,如果用MMA規矩,自己一定輸得一敗塗地;因為,只懂拳擊的他,如果一被摔倒,在地上只有捱打的份。而事實上,地戰是MMA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一旦搏鬥落了地,基本上是另外一個世界,另一模式的格鬥﹗看過MMA比賽的朋友,當明白這點。而大家如果看過MMA比賽,因為比賽的速度實在很快,許多其實都在不足半分鐘內定勝負;因此,批評黃洋達無法完成一個回合的人,根本不懂MMA。
說回黃洋達的比賽。以一個曾經習武,但從未打過MMA的人來說,挑戰職業MMA運動員,當然是必敗無疑。成人運動場上較勁,個人認為不存在「雖敗猶榮」的想像:輸了就是輸了,沒有甚麼。黃洋達在如此短的時間來操練,可以上得擂台,對自己已經是有了交代;他在打敗後發表的說話,是得體的,也是合理的。對比起先挑機,後龜縮,最後還要買票來抽水的石房有,黃洋達光明磊落得多,也真漢子得多。
我之前說過,現在又說一次:黃洋達在這次比武中表現的,與石房有的表現正是給了香港人一個好的示範:勇武的戰鬥,面對真正的強者,未必會嬴,甚至必然會落敗;但面對只懂外表兇狠,裝模作樣叫囂的小丑或惡霸,你有膽站出來,他就只有露出怯懦的可憐本相,退後逃跑了。(原文刊於作者面書,承蒙答允予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