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蘋果日報》的社論,標題是「高舉燭光 守護六四記憶」。驟眼看去,乃跟《蘋果》每年為支聯會「推銷」六四維園晚會的手法無異。卻是,細讀社評的內容,則會發現並非屬一般的「促銷」,更是開宗明義責難本土派,對支聯會年年行禮如儀搞六四維園晚會批評的惡毒抹黑。
一如過去的手法,社論先以「軟性」的評論開始,痛斥中共團體對支聯會諸多阻撓,當中包括「六四紀念館」的風波,與及「六四真相」等土共組織的輕微騷擾。
可是,未知是否支聯會已為本土派拆穿真面目的關係,社論在反擊中共打壓的篇幅,竟然是前所未見的少。相反,對於本土派計劃在尖沙嘴以「本土、民主、反共」為主題搞的悼念六四活動,社論卻用上大量篇幅作出攻擊。
誠然,去年陳雲對支聯會發表「劈祭壇」的言論,已令他們感覺到相當的威脅,加上今年本土派無論在理論或行動上的百花齊放,都使得他們不得不認真看待本土派的力量。再者,早前蔡耀昌聯同社福界混人,藉口以「新移民受歧視」向聯合國「告狀」一事,也令香港市民看清楚「三位一體」支聯會的賣港惡行。種種的不堪在完美調合下,作為支聯會背後重要支持者的《蘋果》,確實有需要借用公器,給予本土派迎頭痛擊。
回看關於打擊本土派的部份,社論先為支聯會從來沒有壟斷六四辯護,稱任何人或團體「只要有心有力有意都可以自己辦活動,不用經任何人包括支聯會批准」。若然真箇如此,則《蘋果》對本土派另起爐灶又多加責難,到底是無端生事?還是暗示香港人,支聯會才是悼念六四的「玄門正宗」?
隨後社論提出「支聯會每年辦的六四燭光集會的確成了悼念活動的重心或高潮,參與的市民也最多」,印證了「玄門正宗」一說實非無的放矢。這種表態,更令到支聯會壟斷六四悼念,不許別人挑戰的心態昭然若揭。
只是,嚇得狗急跳牆的《蘋果》,還是害怕未能一舉擊退本土派,故又以慣常的抹黑手段,以「不像某些人、某些團體只有三分鐘熱度,又或轉軚或是不斷另立山頭趕潮流」,一方面向本土派猛烈炮轟,另方面又向香港人灌輸本土派乃是「烏合之眾」的錯覺,企圖把那些對支聯會存疑的香港人,重新導回到支聯會的「懷抱」裡面。
不過,無論《蘋果》如何賣弄文字,卻敵不過事實勝於雄辯的 道理。事實上,廿五年支聯會對反共無有貢獻,以作為六四「玄門正宗」的他們來說,本身已屬非常不堪的事情,然低處未算低,他們「三位一體」黨羽過去所幹的賣港事件,又是罄竹難書,並且深深傷害了香港人的福祉,也狠狠摧毀著香港的業根。
《蘋果》今回的社論,不但無法為支聯會的惡行「平反」, 相反更一再暴露出他們與支聯會黨眾那種「一統天下」的惡氣,可這份惡氣不是向中共而發,量他們也不敢向中共而發,但就反過來向本土醒覺的香港人而發,那試問除了假公濟私以外,還有怎樣的形容,可以說明這群混人正在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