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其實在關心些甚麼呢?
關心韓星何時到港、最新韓劇何時可以收看、TVB魔幻劇集結局更甚於普教中對下一代或整個社會的禍害;關注恆指的高低、成交更甚於滬港通對香港帶來的金融危機或背後最終極的陰謀;關注平價旅遊資訊更甚於香港對大陸毒菜的放寬或港農地被強搶的新聞;關注哪兒有「開倉大特賣」更甚於香港政府對幼稚園毫不監管,最後導致學位緊張,幼童需要跨區上學的荒謬。
港人傾向選擇視而不見,聽天不聞,事不關己的態度來面對這一切一切在香港每天發生並如此貼身的議題。但說他們完全冷漠又好像有點兒那個,因為他們不是完全漠視這社會,他們會說:「我有遊行,我有參與六四維園晚會。」
普遍香港人都會覺得,參與了這些社會運動就足以表達他們對社會的不滿,提出了對政府的控訴,對於香港越來越差的現況,他們從不思考如何去解決,如何去反抗:
1. 每天不是由香港政府審批的不止150個單程證名額,縱容中共進行一切有系統殖民;
2. 每天在香港四處便溺的/強奪港人僅有資源的/明明是公平一買一賣的交易卻趾高氣揚地說這是對香港進行援助的一簽多行非港人;
3. 所謂民主派卑躬屈膝遠赴上海談政改希望爭取得到真普選這樣荒誕的行為。
他們只是輕輕慨嘆「唉……香港真亂」或是在網絡平台忿忿不平地發洩不滿就再沒下文。對於再進一步的行動,有些人當然抱著「遊行示威已足夠」的心態避之則吉;有些人甚至反對,認為再進一步行動是「太激進」。所以最後遊行也好,維園六四晚會也好,都變成現在年復年行禮如儀的「紀念活動」,做了,參與了,心安又理得。
就是因為這種自我滿足,自我陶醉的心態,導致25年來支聯會憑著六四的維園晚會撈取政治本錢。可惜,又有多少人明白又理解一直堅持六四集會的真正理念或訴求是甚麼呢?當你置身在晚會裡,點起那份燭光,有否看見了主辦單位的偷笑?他們的笑容不是因為他們看見了民主的希望,而是看見他們來屆的選票。他們不是真正為了香港的民主努力,他們只是為著保持永恆的光環,繼續利用六四這殘暴、血腥、令人傷痛的歷史來為假裝為香港大眾爭取民主,保持自己的位置。
當然,你可以說,我去維園晚會不是為了支持他們,我的選票也不會投給他們,但當你繼續去參與, 成為了那晚不知幾多萬人的其中一員並認為這樣做就等於給中共施加了壓力的話,未免太天真了。因為你其實只是成為了一個幫兇,幫助他們去欺騙其他市民之外,是毫無建樹,中共對於你們的集會可能只視為一場鬧劇而已。
25年來,除了集會外,這班人做了些甚麼?別說六四,就連其他香港切身的議題,他們的角色只是參與不同劇目的演員,只是演戲,曲終人散,華麗轉身,再投入下一個劇目,然而,一切終究不是戲,是現實,而真正承受著代價是香港每一個市民。你現在尚可苟且偷生,貪圖逸樂,可是誰能保證你明天還能像今天一樣?
當某位前六四學生領袖,以她的理解角度下的「聖經教條」來寬恕暴政,但忘卻「行公義,好憐憫」;另一位前六四學生領袖堅持與這些借平反為名,撈本錢為實的騙徒相濡以沫之時,作為香港人的你是必須要醒覺,自己的地方,必須由自己去保護,當你看見台灣人為了自己的未來去身體力行而你在叫好,吶喊加油之時,別忘了,你也有香港這個家,一個比台灣更水深火熱的家,為別人支持吶喊之前,守護自己的地方是你自己的責任,別妄想有誰來為你爭取你想要的生活。
第一個守護行動,就是遠離維園六四集會,狠狠扯下騙徒頭頂的光環,撕破他們的假面具,讓他們猙獰的真面目暴露於人前。請記得,民主夢想由始至終都不在維園六四晚會。
(圖片來源:ryanne lai via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