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一定要悼念六四

香港人一定要悼念六四


本土意識近年快速崛起,很多香港人以前也和謝志峰一樣是義無反顧的大中華膠,現在都轉為強調本土利益優先的本土派。可是,在本土派內也往往因不同議題的取向而爭辯不休。比方說應先除民主黨或是先集中對付港共政權,又或者應該減少對新移民的福利或是維持福利但修改《基本法》,取回單程證審批權。其實,這些辯論都是對本土論述有利而無害的,因為真理愈辯愈明,所以愈多的討論,本土派的論證根基就愈廣。而在這些討論入面,六四的爭論可算是當中最具爭議的,而本土派人士提出的不同取向也是最廣的。有人認為維持現況,即是到維園參加支聯會舉辦的晚會沒甚麼大不了;但更多的本土派是認為香港人不應該再過分強調六四,而只應該把悼念六四視為一種對普世人權價值的支持,不用多加民族色彩。筆者認為,香港人就一定要悼念六四,但不是維持現狀,也不是完全將之視為鄰國事務。

香港人一定要悼念六四,因為六四是對本土論述最好的論證。本土論述從來都不容易,這麼多年種下來的大中華情意結不是人人都解得開。六四對本土派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傳遞本土意識的重要性。對很多人來說,本土派的行動都好像很野蠻和不講道理,無論是驅蝗,真心愛國愛黨大遊行或是反普教中,在某些人心中都是不合理的。他們會覺得中國遊客不應該受到本地人的擾亂,他們甚至覺得讓子女學多一點普通話更好。要打動這些人,六四就是最有力的論證。

我們抗赤化,反洗腦為的就是最基本都要維持一國兩制,這已經是我們的底線。但從近年的雙非、水貨,到民主黨走入中聯辦密室談判通過政改,再到近日親共人士又再重提廿三條和表示可在香港試行國安法,已顯示一國兩制已名存實亡。六四是一個提示,提示中共是一個殺人的政權。當年在天安門廣場和遍佈全國各地的學生站出來只是為了希望中國政府可反貪腐,對抗通貨膨脹和提供更大的新聞和言論自由,有着的都是一顆愛國心。但這顆愛國心卻被那個殺人政權忽略,反之,鄧小平和一眾中共高層召開會議,通過先和平後武力的清場令,以致數以千計的學生傷亡。六四,是最好的教訓,告訴香港人如果你自願投共或無視赤化問題,屠殺可能不再是「鄰國事務」,而是在我們這片鄉土發生,昨日北京,明日香港!

左膠很喜歡換個角度看,比方說本土派表示香港的媽媽都買不到奶粉,左膠就會換個角度說自由市場就是這樣;又或者我們說中國人就讀香港學位的比例好像愈來愈高,左膠就會換一換角度說有競爭才有進步。但我們是香港人,我們要重視的就是本土利益,總不能常常這麼離地去換角度,但可惜的是,左膠的換角度論卻總能找到一群支持者。另一種詭辯就是公共知識份子最喜愛的複雜論,以「複雜」一詞去蒙混過關,以表示所有議題都不是這麼簡單的。相反,對本土派來說,議題其實不複雜,只要用本土優先為第一考量點已經足夠。但如果在論述上,和左膠討論甚麼換不換角度去看,又或者究竟那議題是很複雜或是很簡單,對一般市民而言,根本消化不來。一個很簡單的政治入門議題,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很難以全國的規模去進行,是因為以經濟學成本效益的層面來說,普羅大眾知道學習其他知識對他們來說更有用,更能增進自己,所以根本不會用時間去學政治。應用這基礎來說明推動本土運動的重點,是不能和民主派或左膠大中華膠困在一重又一重的辯論,不能再去用加拿大終結聯邦投資移民的例子去對衡左膠的法西斯指控,因為市民根本不會去理解當中細節。本土論述需要的,就是一個一擊即中的論證,去告訴市民反中共同化和本土優先的重要性。這個必殺技,就是六四。很簡單,本土派反普教中、反自由行、要求收回單程證審批權,都是為了避免被中共同化,因為中共是殺人政權。所以如果香港人不想在自己的家園發生類近六四的大屠殺,就要投奔本土。

朝聞道,夕也不可死,道理一定要傳給更多人知道才有意義,而傳道一定要簡單易明。香港人一定要悼念六四,但一定不是走入維園打卡,給支聯會撈油水,也不一定要在當天走出來象徵性地紀念六四英魂,但一定要把六四記入心。像黃洋達說的,六四是不用平反的,因為「平反六四」表示認同了中共的正當性(Legitimacy),所以我們要的是中共倒台以祭六四英烈。而悼念六四,就是推行本土運動最好的論述;六四,就是避免再和左膠一起浪費時間的最終手段;六四,就是讓普羅大眾最快明白本土論述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