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病逝 光輝歲月終落幕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病逝 光輝歲月終落幕

2013年12月5日,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於當地時間晚上8時50分與世長辭,終年95歲。現任南非總統祖瑪(Jacob Zuma)昨晚宣佈,曼德拉因肺部感染,長時間與病魔搏鬥,最終於約翰內斯堡家中,在家人陪伴在旁的情況下安詳過身。祖瑪表示南非政府將為曼德拉舉行國葬。各界領袖,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亦發表悼文向曼德拉家人表達慰問。

曼德拉近年因肺部感染而多次入院,情況一直維持「嚴重但穩定」。自6月起,曼德拉的醫療團隊表示曼德拉的病情急轉直下,肝臟和腎臟功能只剩一半,情況危殆。當時更有南非傳媒報道曼德拉需要靠呼吸機續命,而他的家人亦曾被召集到醫院,外界質疑是否相討停止呼吸機運作,好讓曼德拉能自然安詳的離去。曼德拉曾被政治監禁長達27年,其間在獄中罹患肺結核,自此肺病成為一直纏繞他的夢魘,最終這位偉大的黑人總統在南非人民的哀哭聲下悄然離開人世。

曼德拉於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川斯凱(Transkei)一個部落家庭。雖然作為家中長子的他早已被認定成為部落下任的領導者,但他指他「絕對不願意以一個部落貴族的身份去統治一個受到壓迫的民族」。他決意要以一個戰士的身份走上民族解放的道路,最終推翻了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成為了南非全民投票選舉產生的第一位總統,同時也是首位黑人總統。

這位偉大總統矢志要解放自己民族的想法,源自小時候見盡許多黑人因沒錢請不起律師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他本希望可以藉着學習法律去幫助到自己的同胞。幾經轉折他終於在金山大學開始唸法律,是當時系上唯一一個非洲人。在系上他認識了不少支持他走民族解放的道路的同學,例如洛沃(Joe Slovo)和斯沃茲(Harry Schwarz),他們一直輔助曼德拉,並在最後成為民選曼德拉政府的要員。



曼德拉積極投身政治的契機,在於1948年南非大選。當時只有白人有權投票,而他們單方面選出了支持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國民黨,促使曼德拉在非洲青年聯盟(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Youth League)中推動激進和革命性的主張,要求改革機制以選出具代表性的總統。他在青年聯盟廣獲乏支持,1950年被選為青年聯盟的主席。兩年後青年聯盟策動聯合反抗運動,曼德拉鼓動了過萬的民眾示威而曾短暫被捕。其後反抗運動被激化到最高峰有十萬名民眾示威,主張種族隔離的政府大規模拘捕示威者,並通過《公共安全法》打擊未來的示威行動。其後曼德拉了解到「除了武裝和暴力抗爭外,別無他途」,開始地下抗爭工作。其後受到古巴卡斯特羅的726運動啟發,於1961年曼德拉創立了武裝組織「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並成為其總司令。一年後曼德拉被控以「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監5年,及後被控以「暴力推翻政府」加監至終身監禁。

在漫長的監獄生涯中,曼德拉受盡了不同形式的折磨。在比勒陀利亞地方監獄中,黑人受到歧視性的待遇。無論是囚服、食物等等都和白人囚犯截然不同,曼德拉以不吃不喝堅持自身的權益,後來以單獨囚禁為條件,獄方容許他穿回自己的衣服和食用黑人傳統的食物。然而,單獨囚禁卻使他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壓力。他回憶指那時就算見到有蟑螂經過也會很高興,想與它「聊一聊」。1964年他被加監至終身監禁並移送到羅本島監獄,監獄裡頭滿是政治犯,待遇比之前更差。但曼德拉沒有因此而氣餒,在被迫做採石苦工之餘還會如常的鍛煉身體,後來更在獄方同意下開闢了一個小菜園。曼德拉指這個小菜園對他有象徵性的意義,不斷提醒他必須為自己園中的所有負責,好好管理菜園就像好好管理國家一樣,勉勵他永不放棄。他甚至還會把種植出來的洋蔥和番茄供應給看守他的人。

經歷了27個寒暑,南非國內外都對其種族隔離政策極之不滿。在多次國際性的請願要求釋放被囚禁的曼德拉後,南非政府終在1990年無條件釋放曼德拉,以及逐步取消隔離政策。重獲自由的曼德拉在索韋托足球場發表了出獄演說,並繼續為南非爭取全民公平選舉政府的機制。他分別在1991和1993年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和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他在第一次南非全國人民大選中勝出,成為首位黑人總統,完成一屆任期後宣佈不再參選。

在南非,曼德拉就像是國父一般的存在,當地人以馬迪巴(Madiba)稱呼他,是對曼德拉家族長輩的一個榮譽尊稱。而在1990年,香港樂隊Beyond創作「光輝歲月」一曲,歌詞中提到的「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正是已故的創作人黃家駒藉歌曲表達對曼德拉追求自由的理想與精神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