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稱逾22萬人才抵港 大部分成功就業

孫玉菡稱逾22萬人才抵港 大部分成功就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於社交平台發文,指「以數據說話」,認為招攬人才效益顯著。

前特首梁振英日前發文,提及「人口決定一切」,指過去5年,全港私人樓宇的入住量沒有多大變化,維持在每年兩萬個以下,說明絕大多數人才家庭沒有落戶香港,而是拿了身分證後全家返回內地。

孫玉菡的文章就指,為應對人口高齡化帶來的人力需求挑戰,本屆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了一系列「搶人才」措施,申請數字亮麗,截至2025年7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51萬宗申請,其中約34萬宗獲批,超過22萬名人才已經抵港。他欣悉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香港成功就業,他們主要投身金融、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這些均是香港的關鍵產業。

孫玉菡指出,「搶人才」措施推出後,外來人才陸續抵港,部份更攜同家眷來港落戶。以高才通為例,從2023年初到2025年6月底,已經有逾10萬名受養人抵港。這些生力軍落戶香港,扭轉了本地勞動人口疫情期間的跌勢。2024年年中香港人口比2022年年中增加了2.4%,而過去一年持續有人才移入香港,抵銷人口自然減少(即死亡多於出生)的影響,讓整體人口得以保持穩定。

此外,孫玉菡又稱新來港的人才大多處於工作年齡,正值「打拼黃金期」,有助補充本地勞動力。以30至44歲這個年齡層來看,2024年的勞動人口(撇除外籍家庭傭工)較2022年累計上升了1.7%,遠比整體勞動人口同期0.3%的增長率快。隨人才來港的受養人六成是他們18歲以下的子女,會成為香港的未來生力軍,有望改善人口結構。可以說,「搶人才」措施不只是引才,更是「育才」的長線投資。

他認為落戶安頓需時,招攬人才措施的成效亦需時觀察。勞福局轄下的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一直致力與抵港人才保持聯繫,了解他們在港的發展和需要,並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支援服務,協助他們及隨行家人落戶香港。

(圖片來源:勞福局Facebook) 


作者
全球化計劃NEW

熱血時報全球化計劃

過去數年,熱血時報致力透過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向大眾傳訊。為把真確資訊傳予更多讀者,現時各位讀者可通過課金系統,以金錢支持個別報道或文章。

每週獲得最多課金支持的3篇文章將會翻譯為英文,以讓英文讀者可從熱血時報取得資訊。其他未入三甲的文章將滾存至下週結算。如讀者希望你欣賞的文章可讓更多人閱讀,歡迎課金支持,同時編輯和作者亦可借此計劃得到大家的實質支持,有助我們進一步提升傳訊質素。

※ 熱血時報將抽取其中30%作行政及製作費用
※ 翻譯不適用於小說類作品,但仍然可以支持你喜歡的作者!
課金金額(HK$)
  • 100
  • 250
  • 500
  • 1000
  • 2500
  • 其他
下限為HK$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