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林掟鞋事件 顯示中國球員本性難移

郜林掟鞋事件 顯示中國球員本性難移



在上星期的中超足球聯賽,發生球員和球迷衝突事件。在廣州恒大作客遼寧宏運的比賽中,恒大球員、有「中國奇連之文」之稱的郜林作客射入第三個入球之後,慶祝時竟然向遼寧宏運的球迷作出「打臉」的慶祝動作,引發遼寧宏運的球迷在賽後,到廣州恒大更衣室至前往球隊大巴的十多米距離中,向郜林報以粗言穢語,其中包括操你媽甚至更難以入耳的語句。最後郜林難忍憤怒,向該班球迷「掟鞋」回敬。事後中國足協就此事判罰郜林停賽五場。就此事來說,中國足球,包括球員和球迷,都只是繼續做流氓,就算技術水平、聯賽水準和獎盃數量不斷增加,都只會繼續成為國際笑柄。

相信不少香港球迷都去過歐洲看足球賽事,在外國的聯賽中,球員作客時必定會受到敵對球迷臭罵、惡搞、開汽水聲等等。作為一個職業球員,只有默默忍受,否則只會停賽停到掛靴都未停完。以九十年代曼聯球員簡東拿做例子,當年曼聯作客水晶宮,簡東拿在場內以「奪命較剪腳」攻擊主隊水晶宮球迷,事後簡東拿被國際足協停賽十個月(包括國內聯賽,歐洲賽事,國家隊),付出十分沉重代價,事後各大傳媒更一致聲討簡東拿。因此不論任何原因,打球迷又或者球員挑釁敵對球迷,都會嚴格禁止,更何況歐洲足協對球迷在球場的舉止有嚴格限制,如對敵對球迷進行種族岐視,或任何不當的行為,他們支持的愛隊就有機會被處罰,小則罰錢,重則判罰閉門作賽。

以郜林事件來說,其實和簡東拿事件不相伯仲,現在只判罰五場停賽,絕對是「放生」他,更加是縱容球員繼續向敵對球迷挑釁和暴力對待。今次敵對球迷只是在更衣室前往球隊大巴的十多米距離報以粗言穢語,已經是十分萬幸。如果以中國球迷這種野蠻性格,衝入球場和作客球隊的球員、職員和教練發生嚴重衝突,而造成人命傷亡,說不定另一場「希斯堡球場」慘劇再現亦不出奇。

更荒謬是中國大部分傳媒、球迷甚至微博都是一面倒支持郜林,批評主場球迷的不當行為,倒行逆施。老實說,我認為當時主場球迷以全場粗言穢語,雖有不足之處,亦認為足協必須要檢討遼寧宏運的球迷是否作出過火的行為,從而判罰遼寧宏運罰款或者主場閉門作賽。但作為一個職業足球員,必須接受這種文化,看看歐洲聯賽有部分球員被作客球迷種族岐視,他們最多都是拉隊離場抗議,而從不向敵對球迷以暴易暴。

這些傳媒一面倒支持郜林,等同認同中國球員繼做「流氓」,因為做流氓打完人後,只須付出十分輕代價,就可以「想做就去做」、「敵對球迷令你討厭就施行暴力」。近年中超聯賽在習近平的足球夢之下,各大財團大灑金錢,引入歐洲球星、領隊、教練,甚至是歐洲式訓練手法和管理模式,中超和中國國家隊的水平,的確有所進步。但球員的行為,依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繼續其「功夫足球」本色,歐洲和海外的球迷,只是繼續把中國足球當成笑柄。



(騰訊片段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