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指食水樣本驗出雜質 發展局指非按照香港遵從標準進行

報道指食水樣本驗出雜質 發展局指非按照香港遵從標準進行


就有傳媒報道不同地區的食水樣本驗出有雜質,發展局發言人指出有關報道提及的測試並非按照香港食水檢測計劃嚴格遵從的國際標準而進行。

發言人表示,據悉相關媒體主要是從水龍頭「起泡器」(俗稱沙隔)收集雜質樣本,再把樣本放進水中交予化驗。「起泡器」屬濾網配件,一般家居水龍頭和花灑頭普遍裝有類似配件,有助阻隔雜質,因此從「沙隔」收集的樣本含有雜質,正是「沙隔」的功能,並非不正常現象。過往,水務署亦曾接獲類似查詢,並即時派員到場檢查,安排沖洗用戶處所的水錶和提醒用戶清洗「沙隔」,同時檢視水質是否有異常情況。若懷疑水質有問題,水務署會抽取食水樣本進行化驗,並將結果通知用戶。事實上,過往三年,只有零星的這類個案需要檢驗食水樣本,而測試結果亦顯示食水樣本符合香港食水標準。

發言人強調,食水水質的測試必須根據國際標準進行,其中包括參考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5667標準進行樣本採集,並參考中國國家標準GB/T 5750及美國公共衛生協會(APHA)等機構制定的測試方法和程序進行,而檢驗的樣本必須是食水樣本,而並非如相關媒體所安排檢驗從「沙隔」收集的樣本。換言之,取樣的樣本、方法和程序均會影響測試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發言人指出,相關報道提及從「沙隔」收集的雜質為樹脂、膠、玻璃膠等,這有機會與大廈內部供水系統內的喉管或其裝置物料剝落有關。這些物質不溶於水,若發現如此情況,應盡快安排清洗內部供水系統。一般而言,若大廈的內部供水系統能恆常妥善清潔及保養,可有效避免系統內積存過多沉積物,減少「沙隔」出現雜質情況。事實上,水務署供應的食水經過嚴格處理程序,符合香港食水標準。然而,食水途經的公共喉管及大廈內部喉管可能因老舊、水壓等原因而出現物料剝落情況,故此需要安裝濾網,而業主、註冊代理人和管理處必須持續妥善地保養樓宇內部供水系統,包括定期清潔地下水箱及天台水箱,以免積聚污垢或鐵銹等,以及定期操作閥門、清洗過濾器及沖洗地下供水管,以保持用戶水龍頭食水水質優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