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得悉無線購播的大陸劇集《武則天》劣評如潮,除了因為一眾女角被小畫家技術封掉事業線外,另一原因是劇集已播放良久,仍然停留在唐太宗與武才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配合後宮爭寵,為得同一男子青睞而互耍陰謀詭計情節,與所有滿清後宮戲亳無分別,只差角色名字不同而已。在這齣平衡宇宙的武則天劇集中,有一個人的名字——李世民,勾起筆者以往修讀中國歷史時,曾閱讀過的一段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歷史很奇妙,所謂歷史就是前人的經驗。鑑古知今,很多時候,從歷史中已可以預見未來,因為某些人總是要犯一樣的錯誤,重蹈覆轍。遠的不說,近代歷史中就曾發生過一次「政改」「普選」,而「政改」「普選」的結果是在全國代表共1993 人,無一張廢票,無一人反對下,一致贊成推翻中華民國,建立中華帝國,其後亦在全票護航下,中華帝國的皇帝亦被選了出來。這位首個透過「普選」而創生,「名垂千古」的皇帝名叫袁世凱。
有讀過中三中國歷史的學生都知道,辛亥革命能成功,迫使清帝退位,其中最為關鍵人物就是袁世凱。孫中山更辭任大總統,讓袁世凱當上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求辛亥革命成果不會白費。然而袁世凱想當皇帝之心甚烈,1915 年袁世凱授意參政院參政楊度組織各省籌安會,鼓吹中國不適合民主,要求恢復帝制。其間更秘密組成一個由梁士詒、段芝貴等人掌控的組織,命令各省政府用各省的公民名義寫請願改革書。後來,楊度更公然把一些來京的各省籌安會代表和旅京人士,組成所謂“公民請願團",向參政院遞交請願書,請求改變國家體制。其後,梁士詒又成立了「全國請願聯合會」。只是幾日時間,全國各地請願團陸續出現。而楊度亦組織了「女子請願團」、「乞丐請願團」和「妓女請願團」,高舉旗幟,在街頭大呼小「贊成帝制」,更齊集新華門外,跪請袁世凱俯順民意,早登大位。說到這裏,這情境是否似曾相識?那些「愛講之腥」、「中二聞臀」,「保普聯」……在街頭大叫「支持政改」,與那些請願團簡直一脈相承。
袁世凱欲拒還迎,參政院遂「尊重民意」,決定召開國民代表大會,然而如何選出國民代表?袁世凱採用了「欽定」的辦法,由他和親信直接圈定誰才能成為代表,各省不得更改。後來,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更密電各省選舉監督必須「多方設法,使於投票時得以當選,庶將來決定投票不致參差。」,更言明「果有滯礙難通,亦不妨隱加以無形之強制。」此方法是不是又似曾相識?某知情人致電某機構,透露消息要某機構必須票投某人,結果候選人支持率大升特升,你懂的。如遇上不附合心水的代表,又已到投票之地,袁世凱又怎辦?吩咐召待人員召待一下便欺騙說投票將會延後,打發該代表回鄉,此投票代表因缺席而被一筆勾消。正如周星馳《少林足球》電影中謝賢的名言「全部都係我嘅人」一模一樣。近日劉兆佳所言「選舉結果亦需要有相當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不正與袁氏所想不謀而合嗎?
為了穩妥,當然少不了利誘威迫,每名代表五百大洋公費盤川,投票時左右兩排士兵舉槍擎斧嚎叫「快投」,文具糕點印上「贊成帝制」四字,明示暗示俱全。這又是否似曾相識?違法的政改廣告,利用公帑印製的橫額傳單記念品,威脅否決政改689 會連任,香港經濟大倒退,否決政改要付出深重代價……明示暗示亦俱全!
此次「政改」,梁啟超在《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後》描述過:「不外右手挾利刃,左手持金錢,嘯聚國中最下賤無恥之少數人,如演傀儡戲者然。由一人在幕內牽線,而其左右十數嬖人蠕蠕而動;此十數嬖人復牽第二線,而各省長官乃至參政院蠕蠕而動;彼長官等複牽第三線,而千九百餘不識廉恥之輩、冒稱國民代表者蠕蠕而動。」「此一出傀儡戲,全由袁氏一人獨演。」只須把「袁氏」二字改為「中共」二字,絲毫不見有任何違和感。
以古為鏡,照出妖孽,前車可鑑啊!
(原文刊於第三十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5月24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