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如何衡量警民關係好與壞?保安局副局長李家超認為「999救助個案數字」、「市民舉報罪案率」及「少年警訊的參加活動率」都是一些客觀的數據。
今日(5月5日)李家超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有連番偉論發表,當被問到警民關係是否愈來愈差時,李家超就死撐關係仍然正面,並提供了一系列的「客觀數字」,嘗試力證警隊仍受到市民信任,當中數據包括999的救助個案,指於2014年需要跟進的個案,比再上一年上升5%,至於舉報罪案數字亦告上升,證明市民樂意向警方舉報。
李家超又提到2014年少年警訊的參加活動率,按年增加7%,並提到近年投考警察的人數亦有上升,試圖證明警民關係未有變差,不過民主黨的涂謹申指用以上數據去判斷,思路是「恐怖」。
至於警方正準備購買水炮車去對付示威者,備受到各方質疑及批評,李家超就引用了「國際標準」,提及到聯合國對各國警隊裝備指引,並指「警隊工具箱」越多裝備選擇越好。
對於去年記者遭藍絲帶襲擊事件,有報道指在認人程序中,疑犯竟可戴浴帽及口罩,李家超又舊調重提,指認人過程一定要公平公正,並強調法官要求的證據相當嚴格,如果被告人的利益受損,令證據不獲法庭接納,亦非警方樂見。李家超指有總督察階級的警員主理認人手續,並與案件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