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3月14日)召開第19次會議,檢視蚊患最新情況及各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以及各部門在「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的工作進展,並部署未來的防治鼠患工作。
在「各界滅鼠行動」下,食環署採取一系列具針對性的防治鼠患措施,包括持續進行夜間滅鼠行動,以及使用新型滅鼠技術和工具等,並且漸見成效。在2024年,食環署共檢獲約122900隻活鼠及死鼠,較2023年約97800隻增加約26%。在2024年已減少63個鼠患主要黑點,達到了2023年《施政報告》所訂,將黑點數目減少6成的績效指標。
食環署亦在2024年12月推出首階段的《滅鼠約章》,針對住宅處所,提高居民對保持環境衞生的意識和養成良好的習慣,以締造一個無鼠環境。簽署《約章》的住宅處所獲食環署免費提供防治鼠患的技術支援,包括獲邀參與由食環署舉辦的防治蟲鼠講座。至今,簽署了《約章》的住宅處所共有578個。因應《約章》首階段的實踐經驗,《滅鼠約章》下階段將針對容易滋生鼠患的地點及其毗鄰,包括街市、小販市場、避風塘及後巷,提高鄰近社區防治鼠意識及鼓勵他們作出行動。
此外,食環署在2024年起已全面使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在每個分區進行鼠隻活動調查及制訂「無鼠百分比」。食環署透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熱能探測攝錄機拍攝的熱成圖像,偵測及了解老鼠路徑和活動範圍,協助客觀並有效地評估鼠患,更精準調配資源,以進行具針對性的防鼠滅鼠措施。在2025年起,食環署的鼠隻活動調查擴展至房屋署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公共屋邨和公園。相關部門將會有更多數據,協助精準打擊鼠患,並令調查更具代表性。
(政府新聞處圖片)